[1] |
曹寅虎, 刘锋, 刘梅, 杨伟超, 魏保志, 王成扬. 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专利申请态势分析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9, 8(5): 967-974. |
[2] |
陈锦攀, 赵鸿, 钟国彬, 胡巧明, 邓雯, 徐立新, 赖俊科, 李超凡, 陈晓川. 锂电池储能系统专利技术发展态势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9, 8(3): 602-608. |
[3] |
余志敏, 苏佳. 丰田在锂离子固体电解质上的专利技术分析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9, 8(3): 609-612. |
[4] |
陈锦攀, 刘俏, 裘钢. 基于专利视角的电力储能领域发展态势与对策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9, 8(3): 613-618. |
[5] |
邵囡, 季小丹. 锂离子动力电池回收技术的专利分析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8, 7(S1): 102-107. |
[6] |
张建军, 董甜甜, 杨金凤, 张敏, 崔光磊. 全固态聚合物锂电池的科研进展、挑战与展望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8, 7(5): 861-868. |
[7] |
王 朔1,2,张 军3. 我国制氢技术专利发展与工艺路线研究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8, 7(2): 353-362. |
[8] |
张 波,崔光磊,刘志宏,陈 骁. 聚合物固态锂电池专利分析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7, 6(S1): 66-. |
[9] |
严长青,曹 勇. 中国锂硫电池技术专利分析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7, 6(S1): 74-. |
[10] |
张 彬1, 2,陈永翀1,张艳萍1,冯彩梅1, 2,刘丹丹1,何颖源1, 2. 锂浆料电池国际专利技术分析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7, 6(5): 1000-1007. |
[11] |
余志敏,周述虹,阎 澄,张 健. 锂离子电池三元材料专利技术分析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7, 6(3): 596-604. |
[12] |
张 波,崔光磊,刘志宏,张 舒,陈 骁. 无机固态锂电池专利分析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7, 6(2): 307-315. |
[13] |
于 涛,周述虹,阎 澄,张 健.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专利技术分析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7, 6(2): 316-322. |
[14] |
胥彦玲,李 纯,扆铁梅,张 红. 基于专利分析的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发展态势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7, 6(2): 323-329. |
[15] |
瞿海妮1,马廷灿2,戴炜轶2,李莉华1,赵三姗1. 液流电池技术国际专利态势分析[J]. 储能科学与技术, 2016, 5(6): 926-934. |